2013年2月22日 星期五

「有故事的人」-徐嘉澤《秘河》

作者:徐嘉澤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25日
ISBN:9789862134177


故事很沉重,敘述卻平淡。

這是我讀完這本書之後的感覺。「平淡」不是指沒味道的那種平淡,而是我真的不敢相信也覺得不可思議,徐嘉澤可以用這樣平穩的敘述手法,來寫一個帶著悲傷的,沉重的,而且是「自己的」故事。

一個看似平凡的家庭,一個尋常的日子,在兒子無預警出櫃,女兒表明了出家修行的意圖,母親遇見初戀情人而開始重溫舊夢,爸爸掙脫不了私生子這個身分所帶來的壓力,奶奶則是在現實與記憶裡徘徊迷失,一個原本完整的家,就這樣瞬間變得分崩離析,支離破碎…...

在台北國際書展的時候,特別去參加了徐嘉澤《秘河》新書朗讀會的活動,就是想聽聽徐嘉澤說說他的創作,我很好奇,把自己的人生的故事,那些最隱晦,最不堪的事情通通赤裸裸地用文字呈現在任何認識的、不認識的人面前,他是懷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呢?還是說作家或是藝術創作者都很習慣把自己的人生毫不保留地攤開來這樣與人坦誠相見?我是真的覺得不可思議,在《秘河》裡,徐嘉澤太過坦誠地寫自己的故事,所以連家人的故事也都被迫在文字裡公開(他的二姐例外,徐嘉澤說他太怕他的二姐了,所以只好在故事裡早早為她賜死,好讓她的人生別一起被曝光)。

但是讀到最後的後記,看見徐嘉澤那顆對於家人,對於他的父親那顆純粹的真心,寫道這本書讓身世成謎的爸爸無需探究身世更無需族譜,就可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我想像著徐嘉澤對於父親的那種情懷,父親因為是私生子而無父,徐嘉澤無子,因此「父子」的定義,只能是他們兩人,往上沒有,往下也沒有。

不知道是不是作家或者藝術創作者都要是這麼「有故事的人」才創作得出東西,還是只因他們對於這些事的感受比其他人更加深刻,造就了他們成為藝術創作者。當初一看到這本書的介紹的時候,我第一個想起的是陳俊志的《台北爸爸紐約媽媽》,同樣作者都是藝術創作者,同樣都是同志,同樣都是變得支離破碎,分崩離析的家(無論是精神上或者實質上的崩毀),同樣都……擁有著一顆敏感纖細的心。並且,他們也都不約而同地,在創造著自己的一部家族史的同時,紀錄了臺灣的某一段歷史,一部小小的,家族志或者人物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